台南孔子廟


台南孔子廟是台灣第一座府學,明永曆19年(清康熙4年),1665年鄭經接受諮議參軍陳永華的建議,在東寧天興州寧南坊鬼仔埔建置了「先師聖廟」和明倫堂,完成「廟學」形態。 清康熙23年(1683)巡道周昌與知府蔣毓英修建,在中央設立大成殿,並懸掛康熙御筆「萬世師表」,並興建東西兩廡祭祀先賢先儒,改名為「先師廟」。次年設立台灣府學,使台南孔子廟擁有「全台首學」的美稱。

台南孔子廟於清朝修建明倫堂、名宦祠、鄉賢祠、文昌祠、土地祠、禮門、義路、泮池。康,外以大成坊及圍牆為界,自此孔廟規模大體具備。清乾隆14年(1749)巡台御史楊開鼎移名宦祠、鄉賢祠於大成門旁(原文昌祠、土地祠);崇聖祠左右置禮樂庫、典籍庫(原六德齋);廢六德齋、六行齋、獻官齋舍、庖湢所。移土地祠於明倫堂前(原六藝齋),文昌祠於明倫堂後(原龍亭庫);文昌閣後新建訓學廨,增建大成坊成一對,更於大成坊外置泮宮坊。

   清乾隆42年(1777)知府蔣元樞三度大修孔廟,又在東大成坊外另建了泮宮坊為石坊,重建櫺星門、文昌閣,新建學署於聖殿右海東書院舊址。這個階段可說是台南市孔廟的極盛時期,「左學右廟」、「前殿後閣」規模臻於完整。
清代時期孔子廟經歷許多建設和修建,使台南孔廟產生獨特的融合性及多樣性,尤其屋脊呈現的寶塔、雙龍及通天筒的裝飾可看出儒、釋、道三教合一的象徵。


日治時期,孔子廟曾多次被移作其他用途,例如日軍屯駐所、公學校校舍等。直到日大正6年(1917)才由台南仕紳出資,解體復修。可惜文昌祠、朱子祠、櫺星門、學署皆因地震圮倒,不再重建。日治時代之後,原孔子廟「廟學」制度的功能也逐漸喪失,變成一座集合民間信仰及儒教之建築。光復後,孔子廟受到第二次大戰波及,嚴重受損,戰後初期台南市政府才分批修建。如今台南孔廟的形貌是民國74年(1985)歷經四年的時間大幅修建完成的。

孔子廟如今雖然不再是儒生學習的府學所在,但卻是文化保存的重要場所:除了供作文化觀光景點、定期舉辦的藝文活動以及祭孔大典中遵循古禮的六佾舞(由忠義國小學生擔任佾生),都是文化傳承的寶貴資產,不僅僅是台南人的光榮,也是台灣人共同的驕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