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公會堂


台南公會堂其址原為清道光年間地方士紳吳尚新所建之吳園,日治時期日人徵收土地改建為台南公館,後來稱為台南公會堂,成立之初為財團法人形態,由官方暨民間合資四萬多元興建。

在樣式上屬於馬薩式樣(Mansard Style),主體屋頂採直邊的法國式屋頂(French Roof),上鋪魚鱗狀板瓦,再冠頂飾。棟建築應用了許多西方歷史建築之語彙與元素。但卻在兩翼部份之屋頂女兒牆上,出現綠釉花磚,此種材料在台灣傳統建築中多半與紅磚並用,有通風採光以及裝飾之效,本土性相當濃厚。
此類機能性的建築物,兼具教化功能,是昔時台南地區最重要的集會及公議場所,教育活動、藝文展演、集會演講與政治活動都在這裡舉行,它見證著台南市社會文化之演進。二次大戰後,公會堂改為中山堂;至民國44年(1955)改為省立社教館並加以修繕,仍為地方重要的文化空間。至民國84年社教館遷移後改為吳園藝文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