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南門城
大南門城又名「寧南門」,建於清雍正3年(1725年)。當時為木造樓台和柵門,為加強防禦,遂於城牆外種植箭竹及有毒的綠珊瑚,是為府城南通的重要通道。至乾隆53年(1788年)改用三合土(紅糖汁、糯米及蚵殼粉)當黏著劑混合磚石而成土城垣,其堅固不亞於石塊。1835年時為增加防禦,添建了半月形的外廓,環繞在原城門外,有「甕中捉鱉」的戰事特點,使進攻者關關難度,不易得手。此外,內外二座城門並不在建造在同一直線上,其目的是要造成曲折迂迴,使敵人無法長驅直入。
日治時期(1935年)重建了大南門,將附近闢為「南門綠園」,並集建了大南門碑林,總共陳列了61塊碑碣,為歷史發展的重要史料,可一窺當時人民生活輪廓。碑林則依碑碣內容分為記功、修建、建築圖、捐題、墓道、示告等六大主題,是台灣重要的歷史資產。
城門前有日治時期的台南州立放送局,外形類似洋宅建築,建於1932年,是日本人所設立的5個廣播電台之一,戰後改為中國廣播公司台南台,雖然目前已不具備廣播功能,但與同一時期成立的台北及台中州立放送局,共同成為台灣最早設立的廣播電台。